股市是否估值過高?

股市是否估值過高?

由 Ken 撰寫於 2021-01-18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上週推出1.9萬億美元刺激計劃,但股市不升反跌,日益增長的COVID-19復甦憂慮,和經濟數據都讓投資者擔憂,國債遭到拋售。美國標普500指數上週-1.48%,年初至今+0.32%;歐洲Stoxx 50指數上週-1.25%;香港方面,由於經濟數據反彈,恆生指數反而強勁回升+2.50%。

 

正如我們上週向投資者提到,在2021,不同地區的投資收益差距將會越來越明顯,因此市場波動性可能會繼續提升。

 

AQUMON SmartGlobal Max組合一週+0.00%(防守型)至-0.83%(進取型),今年以來-0.11%(防守型)至+2.00%(進取型);SmartGlobal組合,年初至今為-0.11%(防守型)至+2.00%(進取型)。上週組合中美國科技股(-1.54%)和黃金(-0.68%)主要拖累組合下跌;中國科技股的領漲+1.56%。

 

上週我們剛剛推出了股票主題投資——SmartStock組合,大家的反應都非常好,我們將逐步向大家公佈這些新產品的表現收益。

 

隨著最近市場的逐步高升,投資者現在最為擔心的問題就是:“股市是否已經處於泡沫區?”所以本週,我們也來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股市可能已經拉響泡沫警報,但資深投資者仍然看漲

 

用數字來說話。 根據美國E*TRADE本週發布的資深投資者情緒的研究報告,66%的受訪者認為我們已經或在一定程度上處於泡沫區域。同時有趣的是,這同一批受訪投資者中,有57%的人看好金融市場的前景。

 

 

如果投資者覺得市場已經見頂了,為什麼還會看漲呢?

 

答案是,現在前所未有的財政刺激政策、美聯儲的寬鬆貨幣政策、疫苗的推廣和相對健康的盈利都是他們看好前景的原因。

 

那麼,對比2020年第四季度與2021年第一季度,資深投資者覺得未來最大的市場風險是什麼?

 

 

可以看到的是,進入Q1美國大選風險消退,投資者認為的首要風險是經濟衰退和疫情。

 

那麼散戶怎麼看呢?

 

從最近的AAII投資者看漲情緒調查可以看到,近期美國散戶投資者看漲情緒是我們自2020年11月中旬以來最高的,也是自2018年1月以來第二高的時候。

 

 

如果回到2018年1月,美國的標普500指數從1月底到2018年2月初遭遇了-8.81%的回調。這是否意味著市場回調在即?不一定。鑑於現在散戶投資者對金融市場的參與度大大提高,投資者的行為和對市場的影響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我們認為,即使市場感覺已經達到頂端,但高度的散戶看漲情緒實際上可能會繼續延續支持金融市場達到新的高度。

 

從我們AQUMON的客戶數據來看,1月份的投資者活動確實有很大的激增,在做出快速投資的決定之前,問問題的投資者越來越少。我們很感謝支持我們業務的客戶們,但在對待投資時還是注意保持理性、冷靜和系統性。

 

基本面仍然支撐著金融市場

 

儘管每週的經濟數據似乎不太好看,但為什麼我們會說這對市場還是有支撐力的呢?

 

有1個很大的原因。

 

FAANMG在2020年推動了大部分的股市回報和估值。這五家科技巨頭Facebook、亞馬遜、蘋果、Netflix、微軟和Alphabet(谷歌母公司)雖然由於監管壓力加大和周期性行業的興起,2021年至今平均跌幅為-4.88%,但這6隻股票在2020年帶動了標普500指數的大部分回報,年度上漲+54.8%。而同階段標普500的成績單為+15.5%(超額收益+39.3%)。

 

如果我們將FAANMG股票從標普500指數中剝離出來,根據Yardani Research的研究數據股市的遠期本益比(forward PE)從22.4下降到19.6的合理估值水平。因此,如果投資者在2021年繼續分散投資於週期性較強的滯後行業,我們認為這個估值是合理的,仍有上升空間。從區域的角度來看,我們繼續看好亞洲股票(如中國A股市場)。

 

由於央行大規模的流動性、即將到來的經濟復甦以及今年企業盈利的改善,我們對2021年金融市場的前景仍然看好。

 

不過從風險控制的角度,建議投資者在2021年應更加註重通過分散投資和/或持有更多的現金來做好風險管理。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聯繫我們!

 

 

 

▼風險揭示

本材料由弘量研究編寫及擁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或引用。本材料僅供參考之用,並不能被視為一種要約、預測或投資建議而加以依賴。儘管有關材料是基於弘量研究認為可靠並盡力確保是現時的信息,弘量研究並不保證有關材料是準確、現時或完整的,有關材料也不應被視為準確、現時或完整的而加以依賴。本材料的內容並未考慮任何特定個人或實體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財富,且本材料也並未基於此而遊說讀者作出任何行動。弘量研究不就本材料內容是否在一切地區適用做出保證,不就本材料所探討的交易、證券、產品、工具或服務是否在所有司法管轄區適用,是否對所有投資者和交易對手均可供使用或適合使用作出任何陳述。所有進入本材料的人士或實體均出於自己的意願並有責任遵守當地法律法規。

投資有一定風險且可能貶值,過往表現不是未來業績的保證,弘量研究不保證有關組合的表現。若您正在考慮投資,我們建議您取得獨立專業建議並仔細考慮所有相關風險因素。投資有關組合經常涉及投資國際市場。除一般投資風險外,國際投資亦會因貨幣價值的不利波動,公認會計原則的差異或其他國家的經濟或政治局勢動蕩而承受損失全部或任何部分資金的風險。投資新興市場亦會增加其他風險,例如波幅上升及交投可能淡靜。若有關組合的投資目的是追蹤某一指數,有關組合併不由相關指數的供貨商贊助、認可、發行、售賣或推廣,這些公司亦不會為投資有關基金的適當性做出任何陳述。

本材料的信息和服務是以“現狀”形式提供且不作任何形式之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任何本材料所表達的意見均可能根據隨後情況的變化而改變。在適用法律所允許的最大程度上,弘量研究拒絕一切保證,包括但不限於不就不侵犯第三方權利做出保證以及不就適銷性和對某特定用途的適用性作出任何暗示的保證。弘量研究不就本材料所含信息、文字、圖片、鏈接或其他內容的準確及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保證本材料的功能不會中斷或不會出錯,不保證糾正材料缺陷,也不保證材料不含病毒或其他有害成分(如以電子形式傳播)。弘量研究表明不會就本材料內容的錯誤和遺漏以及其他人士對本材料所含信息的使用或解釋承擔任何責任。

精選熱話
強積金三月份表現:特朗普攪局,打工仔均虧損2300元,首季人均賺9000餘元川普攪局,亂世如何配置資產港股漲MPF賺,2月打工仔人均落袋近萬元